新聞資訊 > 行業資訊
        算好污水處理費這筆賬,水處理開啟新一波“掃貨”模式  2021/3/25

        如何用經濟杠桿撬動水污染防治市場活力?旨在打破“大鍋飯”的污水處理費成為破局關鍵。

        兩年前《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中曾指出,“長江經濟帶相關省份要率先實施污水處理費動態標準”。兩年后,這一表述得以落地。五部委近日聯合印發的《關于完善長江經濟帶污水處理收費機制有關政策的指導意見》再次釋放明確信號:趨向成本分擔、激勵約束與收費動態調整,污水處理費將朝著差異化收費與付費機制深入推進。

        具體體現在,“以補償污水處理和運行成本為原則,在綜合考慮地方財力、社會承受能力基礎上,合理制定污水處理費標準。鼓勵探索分類分檔制定差別化收費標準,促進排污企業污水預處理和污染物減排。建立與處理水質、污染物削減量等服務內容掛鉤的污水處理服務費獎懲機制!

        《意見》還將促進污水行業商業模式進一步理順。另據公開資料,污水處理廠的電費約占總成本的40%至50%。對此,《意見》提出針對“污水處理廠免收電價容(需)量費,污水處理廠可自愿選擇執行峰谷分時電價或平段電價,支持污水處理企業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币矊⒃谟行p輕企業負擔的同時,提升污水處理業務的毛利率。

        污水處理費不再“穩價格”

        為什么污水處理要漲價?污水處理運行成本與污水處理費變動趨勢高度重合,不同地區差異較大且部分城市出現成本倒掛現象。污水處理費多年來的征收實踐中,基于污水處理公共服務的屬性,一直存在著“保本經營”的做法。城鎮污水處理費是按照污染者付費的原則,由排水單位和個人繳納的專項用于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和污泥處置的費用。

        在環保支出越來越大與地方政府的減收壓力不斷加大背景下,各地都在提高環保的標準,企業污水處理的成本在上升,污水處理費難以滿足更高標準的需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污水處理費實行“收支兩條線”模式,政府制定的污水處理費標準與其向污水處理廠購買污水處理服務約定的污水處理單價并不一定相等。有很多成本其實是模糊地帶,比如說拆遷成本、開發成本等是否納入需要綜合考慮。

        “熱鬧但不賺錢”是資本市場對水務行業的一般看法。為滿足更高的污水處理出水水質要求,污水處理廠需要更新換代原有的污水處理設備,增加藥劑或電力成本。這其中還涉及未納入污水處理廠區設備設施與管網折舊費用、管網建設貸款利息,調價幅度有限,未能適應近年行業提標改造加大投入帶來的成本上漲。盡管眾多城市已全面建立起污水處理收費制度,但卻存在同一地區不同企業排放污水中污染物濃度不同,執行的是同樣收費政策的情況。

        為水處理市場引入“活水”

        此前一段時間內,多數污水處理項目調價周期都為3年至5年,污水處理費調整相對滯后。各個地區污水處理費調價數整體較少,2009年至今的十年間,36個大中城市居民污水處理費多數僅調價1-2次。根據wind數據,36個大中城市居民污水處理費從2004年10月的0.46元/立方米緩慢上漲至2018年12月的0.98元/立方米,14年增幅113.04%。截至2019年1月底,36個大中城市居民污水處理費基本調整至0.95元/噸或之上。

        但《意見》出臺后污水處理費調整周期或將變更為一年或更短時間。污水處理費按照合理盈利原則測算,既可以保證污水處理服務費成為“有源之水”,又能夠對社會資本傳導出積極信號:經歷了從瘋狂拿項目到謹慎評估收益的產業蛻變,社會資本對于污水處理服務單價的敏感度將不斷提升。

        短期看,對于水務企業而言,污水處理價格調增帶來的直接利好就是營收增加。業界普遍認為,包括洪城水業、永清環保、巴安水務江南水務在內的污水處理經營運維、技術服務、污水處理設備類企業都將率先分得此份政策紅利。

        中長期看,對于用價格杠桿來提升污水處理效益,之后可能會在全國范圍內進一步推廣!兑庖姟返某雠_,更好地體現了污染者付費和激勵約束相結合的原則,將對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和污水處理行業發展產生實質性影響,F階段城鎮市政污水處理的增長機會在于提標改造、污水處理費漲價,以及城鎮化帶來的新需求。隨著污水處理成本逐漸提速傳導至終端,污水處理行業將迎來新一輪重要機遇期。

        來源:環保在線

        欧美日韩精品视频在线一区,欧美日韩精品性行为视频,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免费二区,欧美日韩久久久